气管插管模型
临床经验证明, 对于存在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心跳呼吸骤停者, 在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为其提供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可以提高救治效果。
筛选14例因脑出血行现场气管插管者, 都存在气道不畅、误吸、大量血性痰液以及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情况。此类患者大多存在缺氧, 不及时气管插管, 会导致脑缺氧、脑水肿, 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 严重者失去救治机会。经紧急气管插管后, 保持了呼吸道通畅, 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为进一步院内抢救赢得了时机。
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 恢复有效血液循环的同时, 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有效呼吸是最重要的环节, 紧急气管插管是达到以上目标的有效方法。另外, 气管内置管后人工通气较单纯面罩加压气囊人工通气效果更确切。但气管插管后简易呼吸机辅助通气时, 不必专人加压气囊通气, 护士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其它抢救, 如静脉给药等。14例现场心肺复苏患者中, 全部予以气管插管后, 仍然有6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 在后续的抢救过程中死亡, 分析原因, 可能为家属及现场目击者不能准确提供心搏停止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明确心搏停止的时间, 只要心脏停搏时间在10分钟以内, 医护人员应须积极插管复苏。
海洛因中毒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呼吸抑制,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气道分泌物非常多, 现场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和保持气道通畅是逆转病情的最重要方法。有报道指出, 对呼吸和心跳尚存的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急诊气管插管, 成功率远大于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再插管抢救的病人, 而且抢救后中枢性后遗症的几率低。5例中毒病人紧急气管插管成功, 经后续的积极有效的抢救, 全部存活。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有效的方法, 气管插管加机械通气是改善心跳骤停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态的最直接的手段, 而能否为心跳骤停者提供带气管插管的心肺复苏操作, 直接决定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近年来本中心心肺复苏成功率逐年上升, 这与本中心急救医师中掌握气管插管技术的人数不断上升呈正相关。本中心原来采取的是急救医师先上岗再分批进修学习气管插管技术的培训方式, 这使得一线急救医师中始终有一定比例的人未能掌握这一技术; 而近年来本中心实行了上岗前培训的新政策, 急救医师上岗前必须先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通过讲座掌握插管的原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气管插管模型的熟练的练习和定期考核, 做到人人过关。因此现在本中心所有一线急救医师均能单独完成气管
插管; 而且随着急救医师们的年资逐年升高, 其完成气管插管的速度和准确度也日臻完善, 这为本中心心肺复苏成功率逐年上升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从复苏成功病例的转归来看则并不容乐观,14例院前复苏成功者无一成功康复出院, 这可能与院前院内相互沟通不畅、第一目击者自救互救知识培训不够普及、院内对院前已经复苏成功病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因素有关。
总而言之, 通过气管插管模型培养气管插管技术过硬的院前急救队伍, 完善院前急救操作规范, 保持心肺复苏通道畅通, 院前院内复苏紧密链接, 加强医护配合, 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