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后坠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上呼吸道阻塞 ,可发生于全麻和非全麻病人。舌体过大, 体形矮胖而颈短,小儿、老年人更易发生, 它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如不及时处理 ,可致死亡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 ,常规方法是立即尽一切可能刺激病人清醒, 如果病人不清醒, 则使病人头后仰, 正确托起下颌 , 使舌体移位 , 开放气道, 该法需专人守护, 费时费力 。虽然咽喉通气管常用于呼吸道吸痰或抢救呼吸衰竭,但对于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在缓解麻醉引起的舌根后坠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的效果及二者作用的异同尚未见报道。我们的观察表明 ,无论是口咽还是鼻咽通气管, 均可有效地改善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 ,使用后病人呼吸频率减慢 , SPO2明显升高,说明这种简单的机械通气方式可使舌体恢复正常位置,扩大气道管径,改善缺氧, 安全高效。虽然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对缓解舌后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效果相似 ,但二者所致的病人清醒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较大区别 。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这可能是因为它对咽喉部的刺激性太强所致。我们在操作中发现, 它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喉痉挛, 对门齿松动或假牙病人 ,则有断裂和脱落的危险 ,因此它只适用于全麻和神智不清的病人 ,清醒和浅麻醉病人不易耐受。一般情况下, 病人选择鼻咽通气管更好, 因其对病人刺激少 ,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以放置更长时间 ,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苏醒后仍伴有呼吸道不畅需较长时间保留通气管的病人(如口咽内手术后)更应首选鼻咽通气管 。但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鼻腔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歪曲等则不宜放置鼻咽通气管, 这时可考虑口咽通气管。放置口咽通气管时应选择适宜的型号, 宁大勿小 ,插入的位置应使口咽管远端位于会厌上方, 否则不仅不能解除气道阻塞反而会使之加重。鼻咽通气管插入之前,要充分润滑, 以防止鼻的损伤和出血。分泌物多的患者置留通气管易将其吸引出来 ,但同时由于导管刺激使口咽分泌物增多, 加之导气管内径小,必须定时用细吸痰管吸引 ,以防堵塞 。在呼吸道通畅及通气功能恢复满意后, 应尽早去除通气管,以免诱发频繁的吞咽、咳嗽 ,减少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