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疾病包括胸腔积液和气胸,需要胸腔穿刺协助诊断和治疗。胸腔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胸膜反应、气胸、胸壁出血和复张性肺水肿,然后胸膜反应在文献报道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其实胸膜反应是胸腔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9.7%~16.8%,国外文献报道在5%,轻者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重者可导致休克,更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心理、病理因素及术者的穿刺技术水平等相关。胸膜反应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据相关文献报告可能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神经源性休克。由于患者对手术恐惧及术中麻醉不彻底造成疼痛等刺激反射性导致血管中枢抑制,出现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 ,结果血压下降 ,严重者导致神经源性休克。
本研究中出现胸膜反应后,症状表现为低血压、晕厥、大量冷汗、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及四肢冰凉,符合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临床表现。坐位患者经过调整卧位后,大多症状迅速缓解,且卧位出现胸膜反应的临床表现较轻,无晕厥、低血压出现,考虑卧位较坐位回心血量明显增加有关。卧位组较坐位组胸膜反应发生率低,我们推测应该与卧位行胸腔穿刺,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兴奋时,回心血量减少较坐位时不明显有关。叶煜铭等报道175例胸腔积液在侧卧位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时,胸膜反应仅3例,发生率为0.4%,远低于
张海清、郝灵红等关于胸腔穿刺发生率的报道,我们推断内科胸腔镜术时侧卧位及应用镇痛镇静药物降低了胸膜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胸膜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心慌、头晕及出冷汗,及时发现及终止操作并调整为卧位后,可有效预防出现晕厥及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38例坐位出现胸膜反应的患者中,其中2例头晕、冷汗的病例,经调整为侧卧位后,症状迅速缓解,随后继续在侧卧位下完成胸腔穿刺操作,提示坐位出现胸膜反应可能可以通过调整为侧卧位补救。胸腔穿刺体位对操作结果的影响是存在的,国内学者也探讨了如何利用体位给胸腔穿刺带来方便、舒适性等。胸腔穿刺坐位时,有视野好、操作空间大的优点,而卧位相反。
本研究发现卧位多选择用于气胸及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气胸及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例胸腔穿刺时胸膜反应发生率低目前并无理论依据及临床报道,故推断虽然选择病例在气胸及胸腔积液的构成上有所不同,但应不是影响胸膜反应发生率的因素。
近年来,胸腔穿刺置入细管引流普遍开展,如果出现胸膜反应,需要立即终止操作,静脉穿刺包只能丢弃,造成一定的医疗资源浪费,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医疗费用负担和延误病情诊治 ,所以降低胸膜反应发生 ,有其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如何减少胸膜反应,很多学者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包括非药物和药物可减少胸膜反应的发生,如音乐疗法、术前应用安定、昂丹司琼等。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采用卧位能够减少胸膜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