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脉充盈良好者,让患者手自然屈曲成背隆掌突的握杯状,既可有效克服紧握拳时指掌关节妨碍进针的缺点,又可避免因用力握拳手背皮肤紧绷,管腔变瘪,造成进针后穿破血管壁。
2. 静脉充盈不佳者,可让患者反复握拳5~6次或采用甩臂法使静脉充盈后再扎止血带,并按“扎止血带→消毒→排气→穿刺”的顺序操作。对于危重、多次化疗病人可用热敷、轻拍静脉及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等,促进其血液循环,扩张表浅静脉。
3. 消瘦患者由于手背肌肉较薄,握拳时掌指关节及掌骨的凸起,使血管凹陷于皮沟内,不易穿刺;同时患者的静脉较滑,操作者可将食指或中指伸入患者手心,将其手背垫平,拇指轻轻将血管带直。
4. 对于血管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可在手指第一二关节或脚趾第一关节 ( 特别是大脚趾 ) 处找静脉,此处的血管弹性好、不易破、量多,可反复穿刺;其缺点是进针疼、管腔短、不好固定,拔针时胶布粘贴得不好也易导致患者疼痛,因此须临床工作几年后手感较好的姐妹尝试。特别是手指第二关节处的静脉,该处静脉管腔相对比较粗、短、浅,位于皮褶中,所以进针前,应让患者反复握拳,待血管充盈后,左手将患者的手指握成90度,在血管下方0.2~0.5cm缓缓进针,见回血或手感进血管后缓缓将患者的手指自然伸直,顺着血管方向摆正针尖,此时操作者的右手一定要固定好针柄,防止针尖从血管内脱出。
5. 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促进浅静脉充盈穿刺前5分钟用消毒棉签蘸取硝酸甘油 (5mg/ml) 或适量的 2% 山莨菪碱,涂擦穿刺部位 3~5次,5分钟后能使局部浅表小静脉扩张,提高穿刺成功率。冬天可利用取暖设施,调节室温至 18-20℃,在静脉穿刺前用热水袋敷穿刺部位 2—3 分钟;或将穿刺部位浸泡于 38-40℃热水中,2-3分钟后可使局部皮温升高,改善血运,利于血管充盈;还可在输液前 5 分钟用热水袋热敷穿刺部位,使静脉扩张,注意水温不宜超过 50℃,以防烫伤。可让输液者肢体下垂1-2分钟后,扎紧止血带或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5~6 次,保持下垂状态扎好止血带,而后平行静脉穿刺。
6. 穿刺角度的选择传统进针角度为15-30°,如果静脉较深,血管较粗,可增大进针角度至40-60°,老年浅静脉穿刺主张 35°角。对指背侧静脉穿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