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穿刺法的优点
传统腰穿方法小儿用7号腰穿针, 针梗长达8.5cm左右, 影响进针方向, 针尖很容易朝下或朝上偏向身体左或右侧引起刺激侧马尾神经损伤及穿刺时致突然一过性下肢痛性痉挛性收缩; 且传统穿刺针太软, 不好用力, 穿刺深度不易掌握而易造成腰穿失败; 传统穿刺术术前需局麻, 从而增加进针次数。而改用普通注射针头和头皮针进行腰穿后, 穿刺针1次性使用, 不易污染, 取材方便; 加之针头短小, 进针容易, 组织损伤小, 可减少术后脑脊液外漏所致的头痛。腰穿术后头痛多认为与脑脊液外漏致低压性头痛有关, 有报道小儿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为2.0%~2.7%。本组无1例头痛病例发生, 笔者认为与采用改良方法后, 穿刺针改小, 使穿刺孔减小有关。上述1 例少许造影剂外漏可能是针头针梗长度偏短及操作过程中针头移位所致。改良穿刺法在穿刺成功后容易固定, 穿刺成功率高; 固定良好及合作病例术前可以不需局麻, 可减少进针次数, 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头皮针有透明软管相连, 脑脊液流出时便于观察, 如穿刺中发现颅内压力过高时, 可轻轻挤压头皮针硅胶管或控制注射器活塞外移速度即可控制脑脊液流出速度, 防止脑疝发生。头皮针一般较普通注射针头更短, 更适合于新生儿和婴儿。
改良穿刺法的不足
在笔者的实践工作中发现改良穿刺法尚有下列不足: 穿刺针针梗较短, 对年长儿及肥胖儿童不适用, 如穿刺失败须重新改用腰穿针穿刺; 头皮针胶管过长, 测压不方便; 肌肉注射针头穿刺成功后必须取下注射器再测压, 操作过程中易造成针头移位; 两种穿刺针均不带针芯, 有可能出现针头堵塞, 但本组未发生。
总之, 笔者认为改进后小儿腰穿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 小儿可用普通注射针头进行腰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