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广泛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在耳鼻咽喉科超声波被用于耳硬化症患者 的镫骨底版打孔及耳聋患者安装的超声波听觉振动器,关于超声波是否对内耳有损害,专家们在超声波对内耳结构形态学方面作了许多研究。1971年Seda等 进行超声波对内耳形态学改变的研究,发现超声波对内耳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1973年Stable等用聚焦超声波(20W/cm2)照射豚 鼠耳蜗 3分钟 ,观察到超声波对豚鼠耳蜗血管纹局部损害 ,并观察耳蜗血管纹1~2个月,结果未发现有血管纹恢复迹象。1978年Bouchard等 应用 细小超声探头通过猫的圆窗膜进入内耳直接照射 ,观察到内耳支持结构和毛细胞出现不可逆损害。1998年国内王富森等应用非聚焦超声波 (2.5、8MHz)分别 照射豚 鼠耳蜗 3小时和6小时,照射后30分钟行耳蜗毛细胞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观察 ,结论为超声波照射豚鼠耳蜗达一定剂量能引起耳蜗毛细胞有氧代谢改变。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在神经生理学方 面对超声波损害机理进行研究。1970年 Brown 首先在 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啮齿类动 物耳蜗 反应 曲线 两种统计 方 法 的研究。1978年Foster等 用超声波照射耳蜗区,观察到耳蜗微音电位的变化 。同年6月苏联学者 Sagalovieh等 通过超声的骨导和气导传播与兔耳蜗微音电位非线性失真的关系进行对 比性研究 ,表明超声频率范围内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 。1980年
Bomett等 用超声探头分别通过猫 和豚鼠圆窗膜进入耳蜗直接照射 ,发现耳蜗局部组织温度随着照射时问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耳蜗微音电位随着 照射时间的延 长而逐渐降低 ,作者认为该实验提示超声波对组织损伤除了力学效应外还有温度效应。1987年 Ohyama等运用超声波由骨导刺激豚鼠耳蜗,诱导出耳蜗诱发 电位研究耳对超声接收机制 ,通过对比正常动物和与耳毒性动物耳蜗动作电位(AP)得出结论 ,耳接收声波的区域应为耳蜗外 毛细胞系统 而不是 内毛细胞系统。1993年 Ishida等 应用超声波刺激豚鼠耳蜗 ,通过微音电位 ,动作电位及耳蜗内电位进 行神经生理学研究 ,结果观察到微音电位最大输出功率的降低,尤其是耳蜗 内电位的负电位绝对值降低。
超声波对内耳影响 的其他方 面的研究 也在进行。1971年波兰学者 Preibish—Efenberger等 “应用超声 波研究其对动物耳蜗柯蒂器细胞色素C的影响。1972年苏联学者Ryzhkov“ 通过对超声波的敏感数据的差异来划分耳硬化症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