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的前、中、后要始终贯穿心理护理,使病人全身心放松首先因人因病采取心理护理及个性化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十二指肠引流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操作过程中的要求以及科室的技术力量和能力,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积极配合。十二指肠引流不同于其它检查,操作时间较长,加之病人的反应,病人的恐惧心理在逐渐增加,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认为,在操作的前、中、后要始终贯穿心理护理,尽量与病人沟通、交流,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稳定病人情绪,使其心情放松,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检查,如有条件还可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进行操作,效果更好。
术前因人因病个体化插管长度一般插管长度可分为,门齿至贲门4O~45cm,贲门至幽门15cm,幽门至十二指肠乳头12~15cm,全长约为7O~75 cm。病人若有上消化道解剖与生理的改变,如局部病变或障碍、胃手术、胃下垂及幽门水肿变形等,则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正确判断。实践证明掌握此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体会操作应在消化科胃镜室进行轮转,在配合医师胃镜检查的同时,充分了解熟悉上消化道的生理结构、胃镜进镜走向、胃蠕动的特点及引起胃蠕动的因素等。此后当操作者再进行十二指肠引流,遇到特殊情况可正确分析和判断引流管所到达的位置,在掌握技巧后,十二指肠引流的成功率可提高,引流操作时间则可明显缩短。
进幽门前用废弃的黄斑马导丝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以增加引流管硬度 除常规口腔插管外,我们尝试经鼻腔插管87例,其中2例因鼻腔息肉而无法插入,引流成功率为97%(67/69)。我们体会从鼻腔插管病人的反应较小。插管至接近幽门时(6O一65 cm),可用废弃之ERCP黄斑马导丝作为导丝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以增加引流管硬度,并将插管速度放慢,每次缓慢插入1—2cm,以避免引流管在胃内盘绕,靠胃的蠕动将导管自然送入幽门,否则速度过快超过了胃蠕动速度,易导致引流管在胃内盘绕,而过慢也易增加管头对胃刺激而引起痉挛。另外术前肌注胃复安及咽部表麻可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又能促进胃蠕动,均可提高引流成功率。为防止幽门水肿、出血和痉挛,应尽量做到一次插管成功。
多次变换体位,坐位、右侧卧位及仰卧位相结合 十二指肠引流多取右侧卧位,结合走动进管法、跳跃进管法及按摩进管法等,我们曾在插管的过程中穿插使用,但效果不佳。所以我们体会先取坐位头略低,快速进管至胃体部(5O-55cm),改为右侧卧位缓慢进管通过幽门至十二指肠,再改为仰卧位观察导管内有碱性淡黄色液体流出,说明引流管已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位。当胆道系统感染严重时十二指肠液可呈酸性,故不能把酸硷性用为判断十二指肠液的唯一依据。当注入33%硫酸镁后,再改变体位至右侧卧位。上述一系列体位改变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加快插管速度,提高引流成功率。分析原因,上述体位变换适应了上消化道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如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左后壁,采用仰卧位与右侧卧位相结合的方法,可使硫酸镁充分作用到十二指肠乳头,发挥其松弛Oddis括约肌的作用,使胆汁能够顺利流出,提高十二指肠引流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