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插管:呼吸道梗阻所致窒息的儿童在小儿心跳骤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在儿童身上实施支气管插管操作较困难,更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普通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喉罩气道能够安全地用于儿童,在使用时直接插入儿童的咽部,再向前推进,直至出现阻力为止,此时已经进入了咽下部位,接着将充气用的面罩封闭儿童的咽腔,从而形成了安全、通畅的人工气道。
复苏药物:儿童在实施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一直是治疗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儿在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产生的α-受体激动作用能够提高儿童动脉张力,使外周动脉血管收缩,同时降低了动脉血管容量,而增加主动脉的舒张压,而达到改善心肌和脑血流供应。碳酸氢钠也是心肺复苏时的常使用的药物,能够减轻儿童在心跳骤停时由酸中毒所引起的损害。在心跳骤停和实施复苏的早期,通气致使二氧化碳大量的蓄积,随后由于低组织灌注和低通气使得组织缺氧而产生大量的乳酸,从而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性低温的应用:在医院外发生心跳骤停的儿童中,69%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功能异常甚至是脑死亡。治疗性低体温在实施心肺复苏术后对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并已经被证实。而最近30~40年来,采用亚低温治疗,对儿童的神经系统起到了保护作用。在2010版指南中保留了对儿童心肺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心跳骤停的儿童心肺复苏后,存在
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亚低温可以降低儿童的基础代谢,减轻儿童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毒性作用,从而减轻了其线粒体的损伤,同时也减少了其钙离子内流,从而延缓了神经元的凋亡。综上所术,儿童发生心跳骤停时,及时准备的实施心肺复苏对提高儿童的存活率至关重要,而国内外心肺复苏术的不断发展是提高儿童的存活率根本性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实验数据的不断获得,对儿童实施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将会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对儿童的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和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