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膀胱的位置:“膀胱当十九椎下,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医宗必读》)。椎即脊椎,古代所指的椎多从第一胸椎棘突开始向下数至第四骶骨棘突。共二十一节,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骨四节。膀胱当十九椎,约相当于第二骶椎处,与现代认识一致。肾位于“十四椎下两旁”即第二腰椎,膀胱自然居肾之下。《难经》云:“大肠二斤十二两,回肠,以其回叠也,广肠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又广肠之末节也,下连肛门,是为谷道后阴,一名魄门,总皆大肠也。”由于乙状结肠较宽大,故古人又称之为广肠,将直肠视为广肠的一部分,均称之为大肠,膀胱在大肠(直肠)之前。此与人体实际解剖结构基本一致。
(2)膀胱的重量、形态与容量:《难经-四十二难》云:“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其时的度量衡与今制比较,一两相当于现时16.13g。二十四铢为一两,一铢相当于现时0.67g。膀胱重九两二铢,约合现时146.5g,关于膀胱重量经查阅有关资料暂未发现相关记载。“纵广九寸”,现代解剖发现膀胱在一般情况下,形状近似球形,利用膀胱造影术使在体膀胱显影后发现膀胱一般呈圆形,古人记载纵广均九寸与球形认识相似。其时的寸约合今制2.765 cm,九寸约为24.88cm,即膀胱纵横大小约在25cm左右,估计此为充盈时的膀胱大小。现代解剖关于此方面的记载未见。“盛溺九升九合”,以东汉(公元25—220年)时1升合今制198.1mL,九升九合约为1961.19 mL左右,而现代解剖发现膀胱容量在350—500 mL,最大容量为800mL,古今认识有较大差异,何以如此?待考。
(3)膀胱的结构:“膀胱之胞薄以濡”(《灵枢-五味论》),此处胞即皮的意思,濡即软义,此句意指膀胱壁薄而软。“膀胱赤白晶莹,上无所人之窍,止有下口”(《医贯·形景图说》),膀胱颜色较淡,红白相问,尤其是在充满尿液时,故古人记之为赤白晶莹等。膀胱是一囊性器官,伸缩性很大。从古人记载分析可能是在膀胱充盈时的观察结果。但上无所人之窍,止有下口,则系古代解剖粗糙,不全面之处,由于膀胱的两个输尿管人口为一斜行于膀胱肌层的孔隙,不易察觉,加之古代医家对由肾下行的输尿管功能及接于何处也未搞清,故出现了膀胱只有下口的误识。如《医贯》记载:“肾有带两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从目前看下条估计为输尿管,屏翳穴在直肠前方,下条由屏翳穴向下后至脊骨,最终接于何处,古人未明。从而使古人未能认识到输尿管的膀胱人口,而误以为膀胱无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