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对心脏不仅表现在节律的调整,还通过各种神经反射调节其他的心血管功能,这种调节途径有两种:
(1)直接作用:不论是节前纤维还是节后纤维,当受到直接的刺激或抑制时, 自主神经递质的释放随之发生变化,如:左侧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治疗长QT综合征,就是通过切断颈交感神经节,直接阻断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选择左侧颈交感神经节切除较右侧更为有效,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交感神经的支配在左右侧的不平衡有关。
(2)通过神经反射弧实现各种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中枢位于延髓,分为4个区:缩血管区、舒血管区、传入神经接收站和心脏抑制区,这些区域交互协调。在反射弧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通常作为传出神经。其反射路径为: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经传入神经进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中枢分析整合后,将信息与指令发至传出神经(即自主神经),并作用于效应器:心脏和血管,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经典的反射有两种:①压力感受器反射: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下的压力感受器受到血压突然升高或机械压迫刺激时,产生兴奋发出冲动,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人延髓孤束核,产生抑制交感神经和增强迷走神经的调节反射,引起心率和血压的下降,这一过程为减压反射,相反情况发生时,经同样的反射弧将发生升压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体内心血管生理中应用最频繁的反射,是机体维持体内循环稳定最重要的反射。② 朋氏反射(Bainbridge reflex):叉称容量感受器反射。心房、心室或肺血管内有对血容量变化敏感的压力感受器,但由于对低压力的变化敏感,因而又称容量感受器。当回心血量过高,房内压升高时,刺激了心房内的容量(压力)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行走)将抑制性冲动传人心血管中枢,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迷走神经张力,使骨骼肌和。肾血管舒张,减少回心血量。另经心肺感受器传人的激动,兴奋交感和抑制迷走神经引起心率加快加速排血,降低心肺压力。由于上述迷走神经分布和作用的特点,当抑制性反射发生时,心律通常表现为窦缓、窦停,其次为房室阻滞,少见的是心脏停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双重支配有利于保持心脏功能的平衡与稳定,其参与的神经调节反射使心脏功能可以适应机体状态和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