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肿块诊断.临床常见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哺乳相关的肿块,包括积乳症、积乳囊肿、急性乳腺炎及血肿,乳管不畅、乳汁淤积为主要病因,诊断要点如下:(1)积乳症病程往往较短(平均1—3d),包块多沿乳管走向,伴胀痛,一般无红肿、发热,血象正常,B超多为局部导管扩张。(2)若导管堵塞致乳汁潴留,使导管囊状扩张则形成积乳囊肿,查体可及孤立肿块,界尚清,有囊性感,B超为无回声,穿刺可抽出乳汁样囊液。少数病程较长者,因水分吸收而囊液变得稠厚,如奶酪样。B超下为低回声区,穿刺无法抽出,易与实质性肿瘤相混淆,需手术活检明确。(3)炎性肿块可有红、肿、热、痛等局部表现及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血象升高,脓肿形成者可有波动感,B超提示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压之可见其内有云雾状回声流动。穿刺可抽出脓液。(4)值得一提的是因不正当的开奶、推拿或暴力碰撞引起乳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局部乳房血肿。在本组病例中有87例因院外手法按摩力度过强而导致乳腺血肿形成,这类包块常被误诊为积乳症继续予以手法治疗,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多有乳房按摩病史,肿块质稍硬,界欠清,无波动感,局部压痛,手法疏通后肿块无变化、甚至增大或疼痛加重。B超示局部低回声或回声紊乱,周围有血流信号。确诊主要靠细针穿刺。
另一类是肿瘤性肿块,包括良性的纤维腺瘤、脂肪瘤,及恶性的乳腺癌、乳腺肉瘤等。因妊娠哺乳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在促使乳腺组织增生、分化、成熟的同时,也能诱发、促进乳腺肿瘤的形成、恶变及发展;同时哺乳期乳房生理性增大、乳汁分泌等可能会掩盖肿物,使其不易被发现,延误诊断。文献报道.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诊断延后大约8.2个月,而非妊娠哺乳期乳癌诊断平均延后仅为1.9个月。本组患者中有2例在外院以积乳症治疗3个月,肿块仍不断增大,于本科就诊发现腋下淋巴结明显肿大,行肿块穿刺确诊为乳腺癌。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哺乳期乳房肿块的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问诊:包括肿块发生的时间、伴
随症状、进展以及院外的处理经过。若肿块在妊娠或哺乳前就存在,则考虑肿瘤性病变的可能大;若院外曾有过度手法按摩等处理,则需注意有无乳房血肿的形成。(2)系统检查:鉴于哺乳期乳房的生理特点,在查体基础上还需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B超检查安全、方便、无辐射、无损伤,对肿块的囊、实性鉴别较好,为,rS孚L期乳房检查的首选墨。本组病例中,B超对囊性、囊实性及实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96%。细针穿刺抽吸及细胞学检查虽为有创性操作,但其损伤相对较小、痛苦轻,且对各类型肿块确诊率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多。但细针穿刺对肿瘤性病变存在着假阴性可能。本组病例中1例囊实性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提示为“少量泡沫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少许细胞核有异型”,术中标本冰冻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由于哺乳期乳房的生理特点。乳房腺体密度增加,钼靶摄片的假阴性率较非哺乳期患者略高,但仍能发现腺体内微钙化和密度不均,因此在高度怀疑哺乳期乳房恶性肿瘤时可以联合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癌敏感度高而特异性略低。且MR造影剂可进入乳汁分泌,因此在哺乳期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中不提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