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宫术是指在子宫内刮除并收集子宫内膜组织的手术方法。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后,人工流产刮宫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刮宫术本身操作简单,但需凭借医师直观感受去实施手术。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子宫损伤等,其中子宫穿孔最为严重,若不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
子宫穿孔可发生在节育环放置(取出)、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以及宫颈肌瘤摘除等手术操作中,穿孔位置可发生在宫体前后壁、两侧宫角以及宫体侧壁等部位,严重时可延伸到宽韧带,临床可根据患者穿孔程度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本研究显示,导致患者A和患者B发生子宫穿孔的原因为手术医师技术不熟练,未严格执行常规操作方法。患者B 妊娠>12周,容易发生子宫穿孔。在未查明患者子宫部位、大小以及性质时,手术器械进入子宫后发生方向性错误,误将后位判断为前位。在实施刮宫术过程中也未能将宫颈充分拉直,最终引发穿孔。针对穿孔患者,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子宫穿孔发生后,腹部异常疼痛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心理诉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开导。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注意语气要温和。在与患者交流谈心时,可相应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减少恐惧心理。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排除患者潜在不良心理。开展护理工作时,同样要努力争取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② 健康宣教:充分告知患者子宫穿孔后基本处理方法、手术流程和术后疼痛特征,在术前打消患者恐惧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疼痛原因、位置、程度等,为护理工作和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必要时及时为患者调整用药。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回病房休息,每隔0.5h为患者测量血压、脉博、呼吸,并测量体温;术后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取舒适体位,传授减缓疼痛的方法。保持肌肉、关节处于良好状态;麻醉药效消失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拔掉导尿管,嘱咐患者多喝水,促进排尿,防止患者出现尿路感染。④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经常向患者询问身体恢复情况,给予关怀和信心。创造良好就医环境,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摄入充足的光线。保持患者床单、被罩及生活用品清洁整齐。勿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告知家属,要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注意饮食、休息及个人卫生,并避免过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