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上肢摆动动作解剖学特征来讲,摆臂以胸锁关节为支点,才能使摆臂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其结构由锁骨的胸骨端和胸骨柄的锁切迹构成,纤维囊的上下前后都有韧带增强,以保证关节的稳定性,锁骨能绕胸锁关节的垂直轴作前后运动,绕矢状轴作上下运动,绕冠状轴作微小转动。由于胸锁关节使肩带直接与躯干相连接,摆臂时,上肢在前后方向上的摆动附加作用力虽被抵消了,而向下和向上的摆动附加作用力却能直接作用于躯干,并通过躯干作用于支撑腿上,从而起到减小脚着地时的冲击力和加大蹬地力量的作用。
(2)对上肢摆动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其目的主要寻找如何使摆臂更快,更有效,更经济。摆臂动作是局部肢体的转动动作,为增加肢体的转动效果通常利用两条途径:①增加肌肉对骨杠杆的拉力矩。②减小肢体的转动惯量。
(3)上肢摆动的动作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它能加大腿部蹬伸的力量,进而加大步幅。因为单侧手臂快速向后向前加速摆动过程中产生的力量,能通过躯干传递到同侧腿,加大了对地面的压力,该力的增加反作用于蹬地腿,提高蹬地腿的蹬地效果,加长了步长由前向后摆动,在同侧脚着地时,由手臂下摆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减小和缓冲前蹬的阻力,直接的减少了着地阶段速度的下降,间接加大了步长。上臂摆动有力与下肢配合,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加,增加了两腿剪刀差,从而有效的延长了大腿前摆的有效距离,增加了步长。
(4)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应强调多方面,要优先利用双人练习,体操器械练习,克服自身重量的练习,以及投掷等练习。在进行杠铃或其他负重时选择由小一中强度,具体可采用爬绳、结合体操凳的俯卧撑,双人抢抱实心球和引体向上、30% ~40%力量的肩上推举杠铃、50%~60%力量的卧推、持小哑铃前后大幅度摆臂、持哑铃的俯立“燕飞”等。
(5)我们针对中学生这个年龄(1l、l2~16、l7岁)来讲由于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骨骼发育特点。此时骨骼的功能结构远不完善,对负荷的适应能力还在发展之中,因此,成长中的骨骼弹性有余抗曲力不足,所以负荷不宜太大,哪怕是短暂的也能抑制骨骼生长。② 遵循肌肉发育的规律。浅层大块肌肉优先发展且发育速度较快,浅层小肌肉发育较晚,因此,在少年时期肌肉的全面训练是不容忽视的,要特别注意小肌肉和伸肌群的训练。再有,神经调节不够完善,动作的协调性、维持平衡的能力、肌肉的运动感觉均比成人差。③ 关节的特点。年龄越小,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越好,活动幅度越大。因为关节面软骨厚,关节面之间的差度越大,关节韧带较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弱的缘故,所以稳定性和牢固性稍差,因此应抓住少年期柔韧性良好的时机加强训练,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同时必须加强肌肉的力量性训练,使其得到协调的发展,对今后的运动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