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Peter safar发明的人工通气(口对口)、Kouwenhoven发明的胸外按压术、Lown发明的同步电除颤术等三项技术成为现代CPR的基础。1991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n Association)提出心脏骤停患者生存链的概念,即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院前心脏骤停抢救的关键是目击者及早并有效地实施CPR。
国际复苏联合会(Intemational Lia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和美国心脏学会分别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制定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涉及基础生命支持的内容这十年间有较大改变。2000年的指南强调人工通气:对婴儿和儿童施行CPR时,按压与通气比为5:1;成人cPR时,按压与通气比为15:2;胸外按压大约100次/min,未强调按压的深度。2005年的指南强调胸外按压:单人实施CPR时,要求按压与通气比为30:2;用力快速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深度4~5 cm),按压后使胸廓充分恢复(压与放时间比1:1),尽量控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到2010年,指南把胸外按压放在首要位置,将复苏流程由原来的开放气道(airway)一人工呼吸(breathing)一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A-B-C,改为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即C-A-B,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5cm以上;按压后胸廓充分恢复,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强调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可以单纯做胸外按压(不做口对口人工通气);同时尽早除颤,除颤后继续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