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急救医疗、急救服务和运作是一项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事业,它早已逾越了医学科学的范畴,必须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中国急救医学专家李宗浩教授曾强调,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将急救知识向社区普及,应把培养社区居民急救意识纳入制度化管理中,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和培训。个人和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元,第一目击者在现场的急救是立体急救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其质量决定了后续系列抢救的成功率。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半径,建立院外急救互助圈,由政府主导、医学机构承担,专业人士指导,深入社区,面向居民进行急救科普宣传工作,即打造个人—家庭—社区—医院立体化综合急救体系,树立“大急救”的理念,使急救技能从医学专业领域扩展为公众的共同责任。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现代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已从仅强调纯生物因素转化到综合考虑心理、社会及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把保护人类健康的重点从医疗转向预防。急救社会化、结构立体化、抢救现代化和知识普及化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的原则和趋势。在“群策群力,综合防治”的理念指导下,引领民众认知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各种生活意外和心脑血管等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特点,并了解、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构建个人—家庭—社区(院前)—医院立体急救体系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有效降低意外和急危重症致死致残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保障民众生命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