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猝死大多数发生在院外,第一目击者对患者进行CPR是抢救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针对“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率低下和社会群众对心肺复苏认同度和实施率低的现状,对于准备迈入社会、即将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心肺复苏的培训就显得更有价值,可以让中学生以及老师,在没有专业人员到场前尽早实施急救。
培训前的知识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师生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本次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师生都是第一次通过正规渠道接触急救培训,有部分人以前都是通过网上或电视剧里看到过类似的心肺复苏急救,一知半解,甚至有些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强师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专业的培训后,老师的理论考核通过率100%,操作考核通过率77.4%;学生的理论考核通过率73.7%,操作考核通过率76%。这个成绩应该算是比较理想,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的理论考核及格率比学生高,但是操作考核的及格率却无明显差异。学生理论考核问题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问答题,分析原因可能与职高学生平时不善于理论学习,不愿花时间记背一些理论知识有关,若给予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往往比纯理论教育效果好。但由于学校急救模拟设备有限,导致师生模拟操作训练时间有限,总体上操作考核通过率还不是很理想。对于职高学生,今后在培训时,还需加强日常的理论宣教,急救方面的宣教要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尤其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另外,今后师生均需进一步加强模拟操作训练。
学校推广普及CPR目前存在的难度:作为一所职业高中,学校的重任是就业和升学,学生的课程安排紧凑,要大规模地组织学生来学习和操练急救知识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会打乱日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这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制定相应的培训模式和教程;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公众提高对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急救知识的认知度,这样在校生学习急救知识也能得到家长和校领导的支持,也利于今后这方面培训的开展。
培训中的主要问题及中学生急救培训的前景:本次研究显示,学生理论考核知识掌握不足部分:一些填空题如“启动心肺复苏的条件”“评估意识的方法”“心脏按压的深度和频率”“开放气道的方法”“人工吹气的频率”等答对率不是很高。另外2个问答题如“心肺复苏有效表现”“心肺复苏终止条件”的答对率较低。操作考核不足之处:忘记评估周围环境和自我保护、电话求救报告不够简明扼要、手忙脚乱,不能快速判断意识、呼吸、心跳,开放气道不到位、吹气达不到要求,心脏按压深度、频率掌握不好等等。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培训还是达到了前面介绍的合格率水平,由此可见,通过培训确实可以提高急救水平。这与温汉春等对普通市民进行培训,对心肺复苏知晓率仅43.9%的情况下,通过培训其最终的达标率达到95.9%的研究结果相类似。2011年《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颁布后,对于公众来说,更加简单,易学易行,几乎所有参加培训者都能很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