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的最终目标是尽量减少神经系统的损伤提高出院生存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实现ROSC之后,坚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心搏骤停综合征的适当处理。在此阶段最重要的是重视脑复苏,纠正心功能障碍和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的处理。在这一阶段的处理流程及方案基本与脓毒性休克救治方案相同。值得一提的也是区别于脓毒性休克治疗原则之处的是心搏骤停复苏之后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许多大样本随机研究表明,在复苏后即刻将温度降至(32~34℃)可以改善不良神经系统预后(绝对风险降低16% ~23%),6个月生存率显著改善,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保护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和预防脑缺血性损伤有关。
越来越注意复苏机械装置的使用,如:心肺复苏机和AED在公共场所的放置和教育训练公众掌握使用,以及扩大对公众CPR规范化的培训,只有公众掌握这项简单有效、实用、廉价的“起死回生之术”才能使心肺复苏出院存活率提高。
CPR源于英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简称,其主要步骤概括为A,B,C,D:即A打开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D除颤。随着对心肺复苏的认识提高,认为心搏骤停的救治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呼救(Cal1)并立即进行有力地胸外按压(Push),接着则选择除颤(Recharge)或人工呼吸(Respiratory)。基于以上认识和实践有的学者将CPR的原意及流程图修改为Cal1-Push—Recharge/Respiratory每一步骤的第一个字母重组为CPR,从而赋予CPR新的含意及新的流程。
回顾现代心肺复苏术从一项技术发展为一门学科—— 复苏学,历经半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心肺复苏学不仅是研究心搏骤停使其复苏和脏器功能保护的科学,而是涵盖了许多更为广泛的内容。例如由此拓展研究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过去通过血管阻塞到再通一血流重建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和防治是有其局限性的,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最好模型是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这是因为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搏血功能停止引起心排血量骤减或无,从而导致全身各器官缺血、缺氧,再通过心肺复苏术使血流重建,恢复器官的血流灌注,这一涉及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到太多的内容和可供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再加上亚低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研究并由此引发的许多研究领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索并加以解决,从这些可以预见心肺复苏学是一个多么令人值得为之献身研究的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