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救援现场往往有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国家的队伍,这就要求医疗救援要服从全局计划,把握不同救援时段的重点,分清救援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和调遣人员,更有效地使用力量。比如在印尼海啸救援时,初到灾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和美军成立联合转运中心,将自身的医疗力量和美军高效的转运条件结合起来,迅速处置了灾后早期积压的大量伤病员,在中后期将全部力量用于恢复亚齐总医院病区建设,并且不问断地派遣巡诊小分队深入各个灾民点进行医疗和卫生宣教工作。这样针对灾后不同时期的医疗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力量,能够起到更好的救援效果。又如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根据内、外科就诊患者的比例变化,不断调整第2天内、外科出诊的医师人数,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效果最大化。
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决策系统,设定预警机制,按照灾害的类别和等级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内容应包括灾区的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水源水质情况,房屋一般类型,常见的流行病和传染病,地区多发病情况,以及人口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目前中国地震局已经把这种数据库作为一项科研项目进入了预研阶段。救援预案应针对不同的损害程度和灾害类型而设立,包括人员组成,药品和器材的配备。生活保障物资的准备,预防接种药物的注射等,并具有多种规格和强度的组合。预案要力求全面,科学。并且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随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只有末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措手不及。例如在印尼海啸救援中,未针对热带腹泻高发的情况进行充分准备,只携带了口服补液盐,而没有带静脉用氯化钾,造成了小麻烦。值得欣慰的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药品预案已经在编制。
为应对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必须建立救援药品和器材的战备库制度。通常救援队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只有几个到十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的储备,是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的。而且救援队执行的不仅仅是现场急救,还承担中后期的相当数量的普通医疗工作。因此,对于药品和器材有着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常有药品,也要有特殊药品,既包括外科用药,也包括了内科用药。有了合理的预案及相应的药品和器材储备,才能做到快速反应,不影响救援效果。
为了更好的承担救援任务,救援队定期进行科目训练以及贴近实战的演习。人员在思想上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可以抽得走,装备保持优良工作状态,电池、备件按时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反应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