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复苏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不断改变胸腔内的压力以形成血流“泵”的作用替代心脏泵血功能,保障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血供和氧供。2005及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均特别强调了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I级推荐)的重要性。然而人工心肺复苏对施救者体力消耗很大,对大部分施救者而言,连续2min的胸外按压之后即出现按压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业内人士认为持续、有效、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尤其对于超长CPR不可能由人工完成,机械辅助装置进行CPR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已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显示机械心肺复苏装置能够提高复苏的成功率。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采用立体式胸腔按压模式,通过Life Band按压带将力量均匀分布到整个胸部,一方面形成了向下的纵向按压力,同时通过挤压胸壁触发并加强了呼吸和循环。实现了持续、稳定、有效的胸外按压,与之前各种心肺复苏仪相比,显示了更好的呼吸和循环驱动作用。
患者发生呼吸、心搏骤停至CPR开始的间隔时间是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认为:心搏骤停10min内复苏成功概率为70%,15min内成功概率为50%,>20min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并且随着心跳停止时间的延长,即使CPR成功,后续的脑复苏难度也进一步加大,长期存活率更低。另一方面CPR开始后持续、有效且稳定、高质量的复苏过程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研究显示,即使接受了正规培训,人工心肺复苏也只能提供患者血供的20%-30%。且诸如电除颤、途中转运都会影响到CPR的施行,整个复苏流程的连续性也因施救者的轮换而反复中断。2010年CPR指南强调把CPR的步骤改为C—A—B。并且尤其强调应尽量避免反
复、长时间的按压中断。基于以上原因,机械CPR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